|
甘孜庭卡乡:青稞改牧草 饲料不愁效益高田地种什么能让村民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四川省甘孜州各地因地制宜,调整种植结构、引进新型农业,生产经济效益明显提升。 甘孜庭卡乡:青稞改牧草 饲料不愁效益高 记者来到甘孜州甘孜县庭卡乡的时候,当地农业部门正组织牧民们翻耕原先的青稞土地,为明年种植饲草做准备。 甘孜州甘孜县庭卡乡苦绒村村支书亚玛多吉告诉记者:“我自己养了100头牦牛,夏天牧草没问题,到了12月到明年4月份,就非常缺草,100头牦牛大概就缺到30万-40万斤。” 一到冬天都面临牲畜缺草的窘境,像亚玛多吉这样的牧民还有不少。甘孜州有196万头牦牛,全州干草总产量为110亿公斤,仅牦牛牧草缺口就接近40亿公斤,而青稞价格低廉,市场需求少。针对这一情况,甘孜县从去年开始将青稞改种为稀缺牧草。 甘孜州甘孜县农牧和科技局农技人员郭都说:“以前我们种植青稞,亩产可以达到500斤左右,按照每斤2块钱计算,亩产值就是1000块钱,现在我们改种牧草以后,每亩产量可以达到3000斤,每斤按5角钱计算的话,产值可以达到1500元,种植牧草比种植青稞一亩可以增加500元钱。” 甘孜炉霍:有机大棚引进来 高原蔬果香 “粮改饲”让牧民们短缺的牧草有了盼头,农户们的收入也大大提高。而在距离甘孜县100公里的炉霍县,前不久引进的一家企业,带领农户们在高原种出了20多种蔬菜。 记者在甘孜州炉霍县高原藏区有机蔬菜示范基地的番茄大棚里看到一种番茄叫做千禧果,它的价格比内地种出来的,相同品种番茄的价格是高5块钱。 甘孜州盛煌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炉霍分公司总经理丁方丽说:“您看我手上的拿的就是从今年11月份到明年4月份的订单,主要来自成都、上海、广州的一些订单。” 让这些高价菜供不应求的是蔬菜的高品质。目前基地全部选用羊粪和豆饼,代替了过去的化肥,并指派专人,24小时全程监控蔬菜种植的每一个环节。 甘孜州盛煌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炉霍分公司技术人员张化勇告诉记者:“” 羊粪能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能活化土壤,用的豆饼能给作物提供营养,增加有机质含量。 【后口】今年上半年,甘孜州蔬菜及食用菌种植面积达到1849公顷,同比增长31%;实现种植业增加值4.85亿元,增长5%。高原蔬果飘香万里,农牧民走上致富路。因地制宜、有针对性的进行改种,逐渐成为甘孜州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金钥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