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规模集约化猪场防制非洲猪瘟疫情发生的管理措施
关于大规模集约化猪场防制非洲猪瘟疫情发生的管理措施
朱元礼
为了更好的维护好养猪行业健康的发展,减少大型规模猪场免受疫情干扰,很好的保证为市民提供安全、无公害的肉食供应,敝人作为这个行业的一
份子,在此抛砖引玉,聊聊阐述:
一、全场动员:打一场有准备的、持久的防范非洲猪瘟疫情之战
1、狠抓生物安全:生产区出入按防疫制度细则流程严格执行,生活区严进少去;将防范疫情的重点放在“两端一台”区域——农场入口端、农场出口端、上猪台区域。
2、提高全体员工防疫意识,遵规守纪,严禁外出员工接触菜市场、农场高风险场所。
3、场内饭堂尽可能选择本场肉品供应,蔬菜可动员员工自已种植或在定点蔬菜农场采购。
4、保持场内清洁卫生,定期检查卫生工作。
5、灭蚊、灭蝇、灭鼠及其他有害昆虫。
二、加强饲养管理
1、时刻注意猪只的健康状况:精神状态、外观表征、采食量、生长速度、尿液、粪便、体温、呼吸等。通过综合分析,捕捉需要兽医技术进行干预的信息。
2、饲养员应每天对猪栏内的病、弱、僵、残猪只进行及时隔离或淘汰处理。维护猪群较好的健康水平。
3、保持足够方便的饲料采食和充足的饮水供应,便于提高猪只机体抵抗力。
4、适宜的做好栏内卫生工作,保持栏舍清洁卫生和干燥。
5、及时做好猪只一般性普通病的治疗,对轻症病猪予以适当治疗。
6、适时调节猪舍内温度、湿度、粉尘密度和空气质量,减少有害气体的浓度。
7、各生产线员工如果没有经过技术人员批准一律不准窜栏,同时各栋猪舍间的用具也不可以交叉使用。
三、消毒与防疫
1、全场大消毒,每月2次,周边风险增加时,应增加大消毒频率和次数。
——猪场内所有道路、空地、绿化区域、生产区、生活区应首选3%烧碱溶液喷雾消毒(或根据各自猪场情况,选择合适的争对性的确切有效的消毒剂——戊二醛、农福等)。
——舍内带猪消毒,使用戊二醛类产品1:500倍溶液或1:200倍农福溶液消毒。
2、常规消毒,每周二次,周一、周四各消毒一次。与大消毒时间不重叠时,常规消毒的区间包括舍内、每栋猪舍出入口周围、猪舍与猪舍之间的间隔地带。
3、空栏消毒:将空置的栏舍尽快冲洗干净,静置沥干后使用3%热烧碱溶液消毒,静待4小时后将烧碱消毒过的栏舍反复冲洗干净,干燥后备用(也可以根据各自情况选择更有效、更彻底的消毒方式——火焰消毒、薰蒸等)。
4、根据天气变化、生产销售频次等因素重点安排好“两端一台区域”的消毒工作,上猪台区域做到每辆车到每次消毒,每次车辆离开再又进行消毒(随到随消、随离随消)。
5、防制该疫病计划执行期初一个月内完全灭蚊、灭蝇、灭鼠及其他有害昆虫(蜱虫)等工作。
6、农场所在地如遇台风暴雨、内涝外洪灾情,灾后必须进行紧急的大消毒工作。
7、根据猪场免疫程序,严格执行免疫计划,避免顾此失彼,险象环生。
8、每个季度对场内猪只进行该疫病的血清学诊断的抽检。如若有疑似病例,应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上报。
四、饲料与营养
1、各规模场、饲料厂严禁采购和使用来自疫区同源性肉骨粉、血浆蛋白粉、干燥血浆粉等生产猪饲料,以免酿成事故。
2、各规模场严禁使用未经煮沸的潲水喂猪。如若设备完善,可以做到煮沸消毒的养猪企业,应制订潲水煮沸消毒的实施流程细则,确保高温消毒过的潲水不被二次污染。
3、非常时期确保猪只吃到安全的饲料和喝到清洁卫生的饮水。
4、各地方人民政府在疫区发布相关管理条例和命令的当地养猪企业严格按照执行。
五、扑杀与净化
1、建议国内各省、市、自治区、行政区建立三级诊断与防制机制,做到“早、快、严、小”的撑控疫情。
2、建议严禁疫区牲猪及其相关产品向非疫区流动。
3、建议各养殖企业主管兽医每月汇总场内疾病信息和数据向上级防疫部门呈报,以便更好的避免各种疫情的爆发与流行。
4、猪群中发现有非洲猪瘟可疑病例时,应立即封锁;确定诊断后,全群扑杀、销毁;污染物彻底消毒、深埋。被污染的猪舍、设施等彻底消毒后空置。
5、养猪企业尽可能在国内该疫情警报未解除之前不从外引种。如若生产必须时要从非疫区引种并进行严格检疫,以杜绝该病的传入。
总之,为了更好的防制非洲猪瘟发生、阻断非洲猪瘟的流行;必需要我们全行业从业人员与相关职能部门工作人员齐心协力,团结合作才能打好这一场控制疫情的持久攻坚战。
朱元礼
美国希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0180819星期日
(注:以上内容仅为本人个人观点,如有不妥敬请诸位行业同仁指正,静候商榷!)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